goodnotes導出pdf沒有背景?
可能背景鎖住了,或者沒有勾打印選項
goodnotes手寫字體怎么轉換印刷字?
打開一份筆記,選擇套索工具
2、圈住你的手寫文字
3、點擊替換
4、它就會自動識別成文本,點擊右上角的分享按鈕就能導出為文本文檔了
vsa醫學上是什么意思?
VSA是VitalSignsAbsent的縮寫,意思是“生命體征缺失”。
重要詞匯
至關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生機勃勃的,充滿活力的,生命的,維持生命所必需的
n.標志;符號(sign的復數)
3.absentadj.缺勤的,缺席的,不存在的,缺乏的,心不在焉的
雙語例句
hadignoredthewarningsignsoftroubleahead.
她沒有理會警示前方危險的標志。
isavitalcomponentinanyrelationship.
在任何關系中,信任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3.Ihavetypedoutsomelecturenotesforthebenefitofthosepeoplewhowereabsentlastweek.
我幫上星期缺席的人打印了些上課的要點。
農學大二的學生,想要多讀一些論文,師兄的畢業論文看不懂,請問像我這種剛進實驗室的讀什么文章合適?
第一步,初篩論文(SurveyingtheArticle)
「這一步的目的是幫助你確定這篇文章之于你的研究方向是否值得一讀,該怎么讀」。標題和關鍵字當然是最先吸引我們注意力的兩個因素。摘要Abstract部分也會提供給我們一篇文章的主要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接下來我們需要跳到結論Conclusion部分,如果一篇文章的結論部分和你的課題高度相關,那么這篇文章你可以繼續讀下去,反之從時間和效率的角度考量則需要略過。
第二步,閱讀文章(ReadthePaper)
「這一步的目的是幫你確認這篇文章是否值得精讀」。這時很多同學會習慣性地從引言開始,往后逐一仔細研讀文章的各個段落。此時最高效的是先掃一遍圖表以及他們的標題、圖注,對于文章的數據內容有一個自己的初判,科研小白們可以考察一下自己對于圖表的解讀是否和后面即將讀到的文章內容一致。然后我們回到引言部分,去了解研究開展的背景,以及為什么作者要展開這項研究。通過這兩部分的閱讀可以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該項研究的內容和目標,通過和自身科研課題的對比來確定是到此為止,還是精讀剩下的章節。
第三步,精讀文獻(IntensiveReading-digdeeplyandgetthedetails)
「這一步的目的是讓你了解文章的細節信息,包括實驗具體步驟等,對于自身科研項目的開展設計有重要參考價值」。精讀環節我們需要深度挖掘的是文章的結果和討論部分,尤其是實驗部分。通過對細節信息的研讀,我們能夠了解作者是如何開展實驗,獲取初始數據,進行數據分析,解讀數據內涵等等。一篇優秀的、和自己科研課題高度相關的文獻是值得精讀的,但切忌從頭精讀到結尾,這樣容易讓自己迷失在細節中無法高屋建瓴地去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點。
第四步,做筆記(TakeNotes)
「這一步的目的是幫助讀者梳理對于文章的理解,列出對自己有價值核心信息,也方便自己在后面的科研工作中能夠通過筆記來快速定位相關文獻」。這里不推薦僅僅在在打印的紙質文獻上或者PDF文檔里面做筆記,后期閱讀文獻多起來以后會造成索引困難。可以選擇一個自己用的順手的文獻管理軟件(Endnote、Mendeley都行)來完成做筆記的工作,這樣后面整理文獻、引用文獻、復讀文獻都會節約很多時間。
很多人對于做筆記到底寫什么各執一詞,這里我覺得每個人在科研的不同階段對于文章的關注點可能不盡相同,所以很難一言以蔽之。比如初涉科研的小白,文獻閱讀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比較欠缺,那么可以在筆記中「用一句話(英文)概括實驗、結果、討論章節中的每一段內容,組成一個閱讀筆記」。這樣既可以鍛煉英語書寫表達能力,也可以逼迫自己「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一定量的輸出,這是一個加深理解和記憶的過程」。
對于閱讀科研文獻比較熟練,有一些科研工作經歷的人來說,這個筆記的內容可能是文中某個新的實驗方法、異于其他研究的實驗條件、閱讀時自己的新想法等等。精讀文獻并認真做筆記并不代表讀者對于這篇文章的消化過程就此終止,我個人覺得優秀的科研論文、大牛的研究著作依然是常讀常新,每位從事科研學習和工作的人在不同的時期都能從中汲取養分。
讀文獻的心態
提筆談這個話題當然是寫給初涉科研的同學們。很多時候學生向我反映讀英文文獻的障礙,多以“讀不懂、看不懂、看過以后腦子里面什么也沒留下”來草草描述困難所在,其實很多時候大家是被不認識的單詞“唬”住了。隨著閱讀的推進遇到的生單詞逐漸增加,畏難情緒也會越來越濃重,這個時候浮躁的心情很容易跑出來支配你的大腦,讓你“誤以為”自己一無所獲。文獻閱讀中個別動詞和副詞的含義不知曉并不會對文章大意的理解造成巨大影響(專業基礎詞匯和術語除外),我們在讀文獻時要擺正心態,泛讀通讀過程中不必刻意去關注這些生單詞,要適應在有生單詞的情境下去概括和提煉文章的重點。查單詞的工作可以在精讀過程中、甚至是讀完以后去進行。
讀文獻的幾個tips
1.參考文獻信息多。每篇文章的參考文獻可能包含不少你感興趣的相關文獻,可以從中篩選一下做延伸閱讀;
2.關注近五年的文獻。無論是你的開題報告還是期刊投稿文都對于近五年的相關文獻比例有一定要求,廣泛閱讀這部分科研成果對于科研人把握學科發展趨勢、確定科研選題來說至關重要;
3.關注核心期刊和學科大牛。這點不用多說了,學科大牛課題組和核心期刊的相關文獻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