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塊在家里能用嗎?
它工作了。
家庭使用的光纖模塊一般是網絡運營商拉的網絡設備,只有接入運營商s光貓。
光模塊與光芯片的區別?
區別就在于特點的不同。光模塊中采用了最新的技術,不僅提升了整體氛圍,在設計上也更加徹底充分的展現了風格,同時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光學芯片時尚與奢華的完美結合,動感優雅。
光模塊芯片的含金量大約多少?
含金量在50%左右
高水平的10GDFB激光芯片在我國半導體行業非常重要。這個東西在半導體制造中非常重要。光模塊是這個產業鏈的核心部分,而光芯片是光模塊的核心,約占光模塊成本的40%。目前國內只有光迅科技可以量產低端10G光芯片,25G以上光芯片產能還在攀升。
支撐全球最大部署,中國5G需要怎樣的光網絡?
5G已經到來,產業鏈正在合力建設高質量的5G網絡。那么,作為信息和通信的基礎設施,光網絡將扮演什么角色呢?
在通信網絡中,光網絡是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之前,信息通信的最佳傳輸載體。同時,5G網絡需要滿足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等各種類型的海量連接,流量需求巨大。顯然,對于5G網絡來說,對光纜的需求將是巨大的。
在此前的2019光網研討會上,工信部通信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電信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魏樂平預測,如果在目前的中低頻段部署5G網絡,各類基站至少需要幾億芯公里的光纖,高速光模塊需求將達數千萬。如果啟用更高頻段的毫米波,對基站的需求會大大增加。
5G對光纖和光纜有什么新要求?
為了滿足更豐富的5G應用,運營商正在重新規劃和設計現有網絡。同樣,新的網絡架構也對光纜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據昌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近日發布的《5G時代光纖光纜應用》,5G承載網對光纖光纜提出了三大新要求。
首先,光纖光纜產品既要滿足當前的應用需求,又要滿足未來技術升級或需求增長的需要。目前5G網絡架構和技術方案的選擇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比如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組網。前向傳輸部分有不同的技術解決方案,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也將推動相關技術的不斷演進。光纜作為基礎物理層,既要滿足當前的應用需求,又要兼容未來的發展需求。
其次,要適應復雜的應用環境,實現高效靈活的部署。考慮到未來5G需要在復雜的布線環境下進行大量監管。模塊化基站部署、數據中心高密度布線、抗彎曲將是5G載波網絡和數據中心光纜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可進行光電同傳的光電復合光纜和遠程光纜也將在5G預傳段發揮巨大作用;在管網資源緊張的城市熱點地區,配合5G網絡可以靈活高效地開通小直徑光纜和微簇光纜。
最后,技術方案要成熟可靠,實現更低的運維成本。在接入和匯聚層,為滿足高效網絡部署和開通的要求,新型小型化、高密度氣吹微管微纜敷設技術可有效提高承載網建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在某些場景下,使用生物防護光纜也可以提高5G運營商網絡的可靠性。
哪些光纜可以滿足這些要求?
目前運營商處于網絡部署階段。現階段,5G前導通常是投入資源最多的地方。據悉,在目前的網絡部署規劃中,由于5G使用的頻率較高,信號穿越障礙物的能力弱于4G,因此除了部署室外宏站外,還要通過小型基站做室內覆蓋。
其中室外宏站部署環境相對簡單,一般以光纖直連為主。在當地光纖資源不足的地區,可以采用設備承載方案作為補充。使用的光纖一般是G.652.D光纖,光模塊主要是25Gb/s的灰光模塊。有些承載方案會使用不同速率的色光模塊,雙纖雙向或單纖雙向色光模塊。
如果部署在室內,需要考慮室內多角落環境,對線纜的抗彎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布線需要G.657.A2/B3彎曲不敏感光纖。
同時,如果考慮到未來5G供應鏈和核心部件的多樣性和開放性,未來使用有源以太網方案的直接供電模式可能會受到限制,光電復合電纜可能會在未來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5G中的回程覆蓋匯聚層和核心層,其中匯聚層的管道資源相對有限,尤其是城市主干道。但匯聚層的帶寬需求會隨著5G應用的增加而逐漸增加。此時,在管道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需要考慮更小的小直徑光纜和氣吹微纜,提高光纖密度和管道空間利用率。
5G網絡不僅要滿足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還要滿足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顯然連接是海量的,需要的帶寬比4G大很多,所以需要在核心層引入更大帶寬的系統來滿足這些龐大的連接和流量,這也是400G系統出現的原因。從傳輸技術角度看,400G比100G具有更高的頻譜效率、更低的單位比特成本和更低的功耗,但也面臨著高階調制體制帶來的更高OSNR和更低非線性效應的要求。面對這些要求,G.654e光纖比G.652.D光纖具有更大的性能優勢,因此在核心層和400G系統骨干網對前者的需求會逐漸增加。
在光模塊方面,100Gb/s、200Gb/s和400Gb/s的DWDM彩色光模塊主要用于匯聚層和核心層。其中50G和100G光模塊的需求占比很大,部分運營商已經開始部署這類光模塊。
不僅如此,在網絡的云化和企業云化進程的加速中,數據中心將是5G未來發展的熱點,隨著數據中心對網絡帶寬需求的不斷增加,數據中心的傳輸速率開始向25G/100G、200G/400G演進,還需要支持多波長復用技術的帶寬和高帶寬性能以及有益的彎曲性能。此時,對彎曲不敏感的OM4和OM5多模光纖已成為數據中心建設中的熱門光纖。
光通信廠商準備好了嗎?
從應用來看,國內大部分光通信廠商已經具備生產G.652.D和G.657系列單模光纖及配套光纜的能力,部分巨頭如昌飛、烽火、亨通光電等也能推出G.654.E單模光纖、OM4/OM5多模光纖產品和中低速率光模塊。而且隨著5G商用進程的加快,這些廠商也加快了更低的衰減和更高的傳輸。
不過國內廠商也不是沒有弱點,尤其是光模塊方面。據某光通信廠商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內大部分廠商都能生產中低速光模塊和配套的光電子芯片用于長距離傳輸,而在數據中心光模塊方面,國內廠商也能生產400G高速光模塊,但國內企業在長距離高速光模塊的研發上還有一定差距。
據悉,相對于中低速光模塊,400G高速長距離傳輸光模塊的技術含量更高,對OSNR、CD(色散)、PMD(偏振模色散)、非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需要一個高端的電子芯片支撐,而這正是國內廠商所缺乏的。
盡管如此,隨著5G的到來,國內光通信廠商已經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支持國內5G的建設,并將與國外廠商合作,共同賦能5G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