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好的魚鉤魚線能存放多久呢?
答題只,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前不久的一次夜釣,用的0.4的子線,兩次連續的中魚后切線。切線本屬正常,但明顯地手感的力道未達到切線的程度,水下可能只是一條二兩的鯽魚,看過我實釣視頻的朋友應該有印象,我的起竿不說有多標準,但絕對不是生猛型的??删€是實實在在地切了,切得莫名奇妙。
我有一個壞習慣,每次某一號的子線用得只剩下兩三副的時候,就會綁子線。綁線的時候,總是在子線盒子朝一個方向掛到子線板上,這樣,上次余下的那兩副又是墊底,用的時候最先用的又是這次綁的最后一副。事后回想,今年冬還未綁過0.4的子線,而那天晚上之前因選點失誤,窩點里可能有石頭堆,掛掉兩副,恰好用到了子線板上那最后幾副,估計應該是前年綁的,甚至更久之前的。明顯地,這魚線可能“過期”了。
魚線是尼龍材質,且不管它有多久的保質期(據說是3年),尼龍在空氣環境中是會發生氧化變性的,當然,這個過程非常緩慢,緩慢到短時間內根本感覺不出來。但時間一久,變化就明顯了,尤其是我們綁在子線盒中,隨身攜帶,可能會有潮濕、溫度的變化等等,“變性”發生得更快。起碼我這次夜釣過程中的切線,可以肯定是線的強度降低了。
在此,對于綁子線,說說我的幾點建議:
非職業釣魚人,一般一次性綁子線建議不超過10副。首先,我們的子線消耗量小,除非碰到特殊情況(頻繁掛底、連中大魚),大魚連切兩次就不應該再用原有的細線了,事不過三嘛。其次,同一線號,不一定常年都用,像0.4以下的子線,可能只是冬季或輕口時用用,其它三季可能也用不上,用不上就會擱置到下一年。
綁子線時,如果技術上不能達到精確控制每一副子線的長度一樣(野釣也沒有必要),切不可強行拉扯子線使每一副達到一樣的長度,因為長期處于延展狀態下,子線的強度下降更明顯。
第三點就是諸如我的壞毛病,不要總是讓沒用完的子線在線柱上墊底,用完再綁也不合理,同一號子線快用完時,重新綁線建議換一根線柱掛線。
在自己用線用鉤未達到穩定階段的“老手”前,不建議同一線號綁很多副子線。因為極有可能,你在釣技的成長過程中,發現自己原來所用的鉤子不好,或者發現了更好的鉤型,稍有強迫癥傾向的,就不想再用原來的鉤,這樣綁好的子線棄之不用可惜,繼續用吧,又總是感覺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