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在面積排第幾?
濰坊面積118平方公里,居第50位。
三個“全省第一”,“黑馬”濰坊是怎么做到的?
濰坊是一個"硬"城市。去年10月20日,深圳科技產業園在北方的第一個分園——深圳(濰坊)科技產業園在濰坊經濟開發區開工建設。在北方尋找了三年之后,濰坊美國代表團講述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借助40年來積累的龐大數據庫,園區做出了評價和判斷:濰坊s工業動能在北方城市中位居前列,產業結構扎實,沒有房地產虛增。這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實際上是在做實業符合的精神一頭心甘情愿的公牛在深圳。
現代農業和先進制造業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兩個主要業務"濰坊選擇的主戰場高質量發展。
從《城市與鄉村》中選出了五塊地270地塊,布局了5個萬頭以上奶牛養殖場。全面建設比協議提前一年開始。伊利集團副總裁盧新東對濰坊全力支持。有人說,東部地區土地和黃金如此豐富,農業不征稅。Isn以農業為主業不是自找麻煩嗎?濰坊沒有。;我不這么認為。依托濰坊國家農業開放開發綜合實驗區等重大平臺,濰坊農業走產業化開放發展之路,依托現代科技,拉起產業鏈,為農民帶來財富。去年開工的10萬頭高產奶牛牧場、鄭達360萬只蛋雞項目,以及今年提出的100億級肉牛產業鏈、1000億級預制蔬菜產業鏈都是如此。濰坊承擔著創新升級的使命三種模式"正在探索全國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道路。2021年,濰坊農業總產值達到1183.5億元,居全省第一;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94:1.邁向共同富裕邁出實質性步伐。
濰坊是制造業大市,工業經濟總量約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國的百分之一。在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濰坊有37個,包括全部31個制造業。目前,濰坊擁有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90個(其中全國冠軍17個,省冠軍83個),居山東省首位。濰坊深化了"鏈長系統"全面推進產業基地升級和產業鏈現代化,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進軍。正在培育壯大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10個500億級產業集群。2021年,濰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高于全省2.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突破1萬億元,同比增長21.7%,促進了濰坊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跨越。
"一個隱形的城市,盛產隱形冠軍,"一個需要重新定義的城市和"山東出人意料的黑馬...在這些外部評價的背后,是對這座城市的發現、驚喜和期望。;發展潛力巨大。
以實體經濟為支撐,濰坊s經濟結構優化,動能轉換,質量效益提升。2021年,濰坊地區生產總值直接跳過了"6"達到7010.6億元,增長9.7%,居全省首位。濰坊經濟總量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從第39位上升到第35位。
扎扎實實發展實體經濟,做"真實的是濰坊的基本肌理的成績單。
一個城市充滿了商業。如何齊心協力拿下第一名?
"去年明顯是周六周日晚上開燈加班的辦公室多了。"在市級機關綜合辦公樓上,一位機關干部告訴記者。
動力來自目標。去年年初,濰坊市明確提出了"一、二、三、四、五,也就是"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進入全國二線城市,沖刺全國大中城市綜合實力前30名"。
這個系統激發了人們的熱情。服務企業專員制度是點燃激情的一種。去年,濰坊派出1.5萬名干部服務2.3萬個企業(項目)。這些干部中有些人沒有。;過去不能深入企業,只好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問題,逼著他們去研究行業和企業,跳出崗位局限,思考全局問題。
去年,濰坊太昊機械有限公司新廠區附近的公共交通設施還不完善,很多工人上下班都要步行2公里坐公交車,非常不方便。公司副董事長董海燕通過"偉奇通",希望在工廠門口增加公共自行車點。"我只是想試試看。;,但市里的部門一周內在企業南門新建了一個公共自行車站和40個車樁。"董海燕說。
幫助融資,招聘,跑手續,招才引智,解決問題...一年來,服務企業專員共幫助企業解決問題4.45萬個,解決率達97%以上;從個案痛點看,濰坊在優化營商環境、改善服務流程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制度性成果。
在與記者的交談中,服務企業委員們普遍感到,在服務企業中,增強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密切了政商、干群關系。更重要的是,通過口口相傳,濰坊良好的營商環境得到廣泛認可,企業更愿意選擇濰坊、扎根濰坊,企業家和企業家也更愿意到濰坊來發展。;信心和熱情上來了,直接帶來了"爆炸"的性能。
高標準定位,錘煉風格。濰坊要求干部無論是思想思想、工作謀劃還是任務落實,都要提升境界、提高標準、高點定位、高效推進。北海路立交橋提前100天通車,當年街快速路成立、開工、通車,打破了最初的疑慮。從上到下,從機關到企事業單位,大家都很辛苦。每個人都在行動中確信沒有什么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如果他們敢于思考并努力工作,就不會被征服。amp的信心濰坊能行,濰坊能行"已經成立。
弘揚健康風尚,激勵人心。雪蓮是濰坊市民政局干部。她清楚地記得,去年12月12日,濰坊市委辦、市辦通報表揚民政局親民愛民,扎實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工作,切實把黨和的溫暖關懷送到群眾心坎上。
"以前工作過,覺得這是一種責任,很普通。市里夸我們,讓人心里很溫暖。他們覺得自己手頭的工作很重要,很光榮。沒有理由做不好,他們的自我要求也提高了。"雪蓮說。
去年,出租車司機、無私志愿者、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家、工作突出的部門和干部都在濰坊市委市的表揚名單上。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獲得了認可,學習了第一個模型。正能量激蕩著濰坊全社會,凝聚著奮發向上的磅礴力量。
激情進取,萬眾一心,是濰坊的成績單和城市發展的后勁。
又是一個春天的好處,正是奮進的時候。成績單獻給過去,濰坊大步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