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據(jù)工業(yè)相機的景深?
景深意味著主體在場景中呈現(xiàn)出清晰的范圍。景深可長可短可淺。我們可以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攝影模式來控制景深。通常有三個原因會影響景深:1.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長。在拍攝距離相同的情況下,大光圈拍攝時,被攝體前后的景物會因為景深變淺而變得模糊。使用小光圈時,被攝體前后的距離會變長。
2.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淺,鏡頭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長。在光圈和快門不變的情況下,拍攝同一個場景,使用長鏡頭會使景深變淺。使用廣角鏡頭時,景深會變長。
3.離被攝體越近,景深越淺,離被攝體越遠,景深越長。拍攝同一個場景時,離被攝體越近,景深會越淺。離主體越遠,景深就越長。
景深的含義是什么。如何更改?
景深的含義是什么?怎么改?所謂景深可以理解為:對焦完成后,對焦前后一定范圍內(nèi)會有(可接受的)清晰影像,這個前后(總)距離稱為景深。
讓s結(jié)合膠片機的手動鏡頭來理解和回顧"三要素"光圈、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對景深的影響。之所以選擇現(xiàn)在不常見的老手動鏡頭,是想用老手動鏡頭上的尺圈深度尺,用直觀的圖例,簡單說說三要素對景深的影響。
這是一個50毫米的全手動鏡頭。在圖例中,鏡頭上的主要組件已被標注。這里主要了解一下圖例中的景深尺(右圖)。在鏡頭的刻度環(huán)上,景深刻度由"我"具有相應光圈值的線,對稱顯示在標尺基點周圍,以顯示特定條件下的全景深范圍。這種景深標尺通常用作預設(shè)拍攝范圍,以在全手動期間捕捉鏡頭。如今,大多數(shù)自動對焦鏡頭都取消了這種景深比例。
這個傳說表明
在光圈為f8,拍攝距離為2m的情況下,景深標尺顯示的全景深(深度前景后的景深)約為1.7-2.6m,在此范圍內(nèi),呈現(xiàn)的圖像都在可接受的清晰范圍內(nèi),超出此范圍,呈現(xiàn)的圖像逐漸模糊。
1、光圈對景深的影響。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以下圖例。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光圈的變化對景深的影響。
2.鏡頭焦距對景深的影響。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范圍越小。以下圖例。拍攝距離(2m)和光圈(f8)保持不變。在這種情況下,鏡頭的焦距不同會影響景深。圖例中,上圖為:50mm鏡頭。下圖為:28mm鏡頭。
3.拍攝距離對景深的影響。拍攝距離越遠,景深越寬。以下圖例。鏡頭焦距(50mm)和光圈(f8)不變時拍攝距離對景深的影響。
現(xiàn)在回到問題:如何改變景深?在簡單回顧了光圈、鏡頭焦距、拍攝距離對景深的影響后。我們可以結(jié)合拍攝意圖和現(xiàn)場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光圈,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來改變和控制景深,讓景深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攝影創(chuàng)作。
在拍攝大部分主體的實踐中,我喜歡在光圈f5.6-11(最佳光圈)下通過調(diào)整拍攝距離來控制景深,以達到我的創(chuàng)作意圖。下圖是用200mm鏡頭,光圈f8拍的。通過盡可能縮短拍攝距離,"全景電影"是領(lǐng)養(yǎng)的。"全景電影"允許我們在最近的距離拍攝更廣闊的場景,對于控制景深和突出主體有很好的實用性和效果。
(圖文原創(chuàng),分享實拍感受,如有疑問請留言,謝謝支持和鼓勵)尊重原創(chuàng),請勿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