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述貨幣計量的三個層次?目前的貨幣統計體系將貨幣供應量分為三個層次:
1.流通中現金(M0)指居民庫存現金和銀行體系外所有單位庫存現金之和;
2、狹義貨幣供應量(M1),指M0加上企業、機構、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
3.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指M1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城鄉居民在銀行和證券客戶的各項儲蓄存款;;存款。M2和M1的差額,即單位的定期存款和個人的儲蓄存款之和,通常被稱為準貨幣;
4.廣義的貨幣供應量(M3)、證券和其他具有高流動性的資產。
貨幣供應量是單位和居民個人在銀行持有的各種存款和現金的總和,它的變化反映了中央銀行美國的貨幣政策,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金融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的運行和居民個人的投資行為都有很大的影響。
基礎貨幣的概念可以從基礎貨幣的來源和應用兩個方面來理解。從基礎貨幣的來源來看,是指貨幣當局的負債,即貨幣當局投入的、貨幣當局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貨幣,它只是整個貨幣供給的一部分;從基礎貨幣的用途來看,它由兩部分組成:
1、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包括商業銀行庫存現金和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準備金存款);
2.在銀行系統之外流通并由公眾持有的現金通常被稱為#34貨幣#34。
m2貨幣供應年率什么意思?
M2貨幣供應量年增長率是指M2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或年變化率。因為m2貨幣的供給一般是逐年增加的,沒有減少的例子。所以m2貨幣供應量的年化率一般指的是年增長率。
M2貨幣供應量也叫廣義貨幣供應量。也是廣義的存款規模。它的變化是由中央銀行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提高或降低利率,買賣債券來實現的。從歷史數據來看,各國m2貨幣供應量的年率都在增加。也就是說,m2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一般就是年增長率,是指當年M2貨幣供應量增長與上年相比所占的比重。當m2貨幣供應量過高,增長過快,就會導致通貨膨脹。反之,容易造成通貨緊縮。因此,央行會盡力將m2貨幣的年增長率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