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資產必須能夠用貨幣來計量其價值?因為貨幣有價值,或者說貨幣代表價值,而這種價值是長期存在的、固定的。與有價值的東西交易會讓每個人每個人都能接受的信任。
資產的計量有幾種?以歷史成本計價:以歷史成本計價的主要優點是客觀性和可驗證性,也就是說,這種計價所確定的價值都是實際發生并有支付憑證的支出。
正是因為這種計價方法的客觀性和可驗證性,才成為固定資產的基本計價標準。按凈值計價:固定資產凈值也稱折余價值,是指固定資產原值減去折舊后的凈值。按凈值計價可以反映企業在固定資產上實際占用的資金量和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
一、資產的計量:非貨幣性資產一般按取得資產時的原價或原值(簡稱原價)計價。按原價計量資產是基于實際業務,可以驗證,客觀。當幣值相對穩定時,可以用這種定價標準提供的數據來分析比較不同時期的財務狀況及其變化趨勢。
二、資產評估標準:國家統一規定。企業自行購建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實際總成本計價;對于原價無法查清的固定資產,按照重置完全價值(即重新購回的固定資產的全部價值,或重置成本)計價;使用中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原價扣除累計折舊后的折余價值計價;購入的原材料和商品,應當按照購入時的實際成本計價;對于發出的原材料和銷售的商品,除了區分批次,按照每批的進貨成本計價外,還可以采用加權平均、先進先出等方法確定實際成本。非貨幣性資產按實際成本入賬后,除按照國家規定可以重估價值外,不得隨意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