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的檔位詳解?
以變速自行車的21檔為例。左手邊的1檔、2檔和3檔對應于前進檔,控制齒板的檔位。1是最小的齒板,這使得騎行最容易也最慢。3是牙盤最大,最累,最快。右手邊從1到7的7個擋位,是倒檔對應的7個飛輪,7對應最大的飛輪,最輕松最慢,1對應最小的飛輪,最累最快。
自行車的檔位詳解?
前擋是一擋,特點是省力但是速度快很多。多用于因上坡或不平路段導致汽車強度不足時。
2.前換擋速度2檔,特點不明顯。使用力度和速度介于低檔和高檔之間,在一般道路上使用。
3.前擋是3擋,特點是踩起來有點費力但速度很快。多用于下坡加速和正常加速。
4.后擋是一擋,和前擋一樣。它的特點是省力但速度快很多。經常在因上坡或不平坦路段導致汽車強度不足時使用。
5.后變速2/3/4/5/6/7/8,不明顯。使用力度和速度介于低檔和高檔之間,在一般道路上使用。
6.后擋9檔,與前擋3檔相同。特點是踩起來有點費力但速度很快。多用于下坡加速和正常加速。
前三檔和后九檔可以根據路況和駕駛者的情況隨意使用。;的心情。
飛輪變速對應檔位?
前面的大齒盤是最小的1檔,1檔最輕。齒盤越大,就會越重。后面的飛輪是最大的一檔,一檔最輕。飛輪越小,就越重。自行車檔位組合按速度順序為1-1、1-2、1-3、1-4、2-2、2-3、2-4、2-5、2-6、3-5、3-6、3-7、3-8。一般情況下,2-4、2-5、2-6擋可以應對大部分路況,速度范圍在15公里/小時到22公里/小時之間,不需要動力。前齒盤的大小和后齒盤的大小決定了自行車在轉動踏板時的力度。前齒板越大,后齒板越小,蹬起來越費力。前齒盤越小,后齒盤越大時越輕松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