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安全等級劃分標準?
在外面吃飯,餐具是必須的。"食者"一直很關心餐具的消毒安全。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餐(飲)具的消毒衛生標準,讓大家都做一個有內涵有底氣的"食者"。
????感官要求
看
包裝內消毒餐具表面是否有水漬和明顯的污染物。
根據《餐(飲)具消毒衛生標準》(GB14934)的要求,消毒餐具的感官要求應光滑干燥,無油漬、水漬、異味和異物。
文兒
拆開包裝后,聞一下餐具有沒有異味,比如洗潔精或者消毒劑的味道。
根據《餐(飲)具消毒衛生標準》(GB14934)的要求,消毒后的餐具應無異味。
桑莫
合格的消毒餐具要有澀味。如果感覺油膩,說明油漬和洗滌劑沒有清洗干凈。消毒餐具是高溫消毒烘干的,餐具要干燥,包裝膜不能有水漬。
????理化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洗滌劑殘留a
項目
指數
游離余氯/(毫克/100平方厘米)≤
0.03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鈉)/(mg/100cm2)
可能檢測不到
a僅適用于化學消毒。
????微生物限度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微生物限度
項目
極限數量
大腸菌
發酵法/(/50cm2)
紙片法/(/50cm2)
可能檢測不到
沙門氏菌/(/50cm2)
可能檢測不到
消毒餐具的標準是什么?
合格標準:1。餐具表面光滑,無油污,無異味,干燥。
2.餐具上烷基碘酸鈉殘留量小于0.1mg/100cm2,游離余氯小于0.3mg/L..
三、餐具上大腸菌群小于3/100平方厘米,不得檢出致病菌。
消毒餐具最新規定?
消毒餐具的合格標準如下:
1、餐具表面光潔、無油漬、無異味、干燥。
2.餐具上烷基碘酸鈉殘留量小于0.1mg/100cm2,游離余氯小于0.3mg/L..
3.根據餐具大腸菌群檢測結果,發酵法:小于3/100cm2;紙片法:無法檢測。檢測不出致病菌。
鑒別消毒餐具真偽的三種方法
(1)看包裝。應該在上面印上制造商的明確信息,如地址和號碼。
(2)觀察是否標明出廠日期或保質期;
(3)打開餐具先聞一聞,看是否刺鼻或發霉。然后仔細檢查,合格的餐具具有以下特征:
1、光亮,光澤好,顏色不老。
2、清潔、干凈表面無食物殘渣、霉變。
3、澀,摸上去也要澀,不能油膩,這說明油漬和洗滌劑都被洗掉了。
4.干燥和消毒餐具。高溫消毒烘干,不會有水分,如果包裝膜上有水滴,那肯定不正常,連水漬都不應該有。
擴展數據
三種常見的餐具消毒方法如下:
1.煮沸消毒:將洗好的餐具放入沸水中消毒5分鐘。煮沸5分鐘可殺滅一般細菌,家庭餐具每周定時烹飪即可。這種方法也可以升級為蒸汽消毒,餐具放在蒸籠上蒸5-10分鐘,效果也很好,餐具不會掛水和堿。
2、微波消毒:一定強度的微波可在3分鐘內殺滅大腸桿菌;在6分鐘內殺死導致腹瀉和結腸炎的細菌。但由于微波爐溫度較高,容易烤焦餐具,降低殺菌效果。所以餐具消毒要先用濕毛巾包好。另外,金屬餐具一定不能用微波爐加熱。
3.化學浸泡消毒:對于不耐高溫的餐具,可用漂白劑、高錳酸鉀等消毒劑浸泡。藥液濃度應符合規定要求,注意浸泡時藥液不得過餐具;浸泡時間要充分,一般15-30分鐘。浸泡后用清水沖洗,最好用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