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和hm軟件什么區別?
沒有絕對的好壞,應該說各有各的優點。CE的編程操作步驟可以說是同類軟件中最少的,所以它效率高,節省了操作人員的能量,而且上手快,容易學。刀具路徑安全高效,是一款廣受好評的加工軟件,在江浙一代廣泛分布。Pm,可以說是最好學的加工軟件,但是沒有cad模塊,這是這個軟件的優勢和劣勢。沒有cad模塊的pm只是用來加工的,肯定做就好。常言道,與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做得更好,模塊小,操作靈活,程序運行速度更快更穩定。但是如果在加工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需要修改,那就比較麻煩了。
所以各有各的優勢,只是因為我了解這兩個軟件,所以比較熟悉。個人覺得應該先學CE,等能力穩定了再學PM。C
cm在編程里是什么?
Cm是編程中的靜態類型原生語言(針對LLVM和GLSL),具有一流的lambda和強大的類型推理功能。
語言沒有函數,把它當做lambda變量。通過編譯時內聯,函數式代碼可以像命令式代碼一樣快地運行。
該語言沒有子類型,它使用結構和擴展方法來組織數據。可能有可選的HM系統和面向孔的編程(如Idris)。
新手如何掌握麻花鉆的刃磨技巧?
麻花鉆的幾何角度:
1.頂角2
它是兩個主切削刃在中間部分的投影的夾角。頂角越小,主切削刃越長,單位切削刃上的載荷越小,軸向力越小,這對鉆頭的軸向穩定性是有力的。外圓處的刀尖角度增大,有利于散熱,提高刀具耐用度。但頂角的減小會削弱鉆尖的強度,切屑變形增大,導致扭矩增大。標準麻花鉆的頂角約為118°。HSS高速鋼鉆頭:頂角一般為118度,有時大于130度;HM硬質合金鉆頭:頂角一般為140度;直槽鉆往往是130度,三刃鉆一般是150度。
2.前角
前刀面和基面在正交平面上的夾角。主切削刃上任意選定點的前角與該點的螺旋角、主偏轉角和刀片傾角之間的關系為tantan/sintancos公式(2-3)。因為螺旋角從外徑到鉆頭中心逐漸減小,所以刀片傾角也逐漸減小(負值增大)。當主偏角不變時,前角從30°左右減小到-30°,鉆頭中心附近的切削條件很差。
3.后角
切削刃上任意點的后角是該點的切削平面和后角面之間的夾角。鉆頭前角不是在主要部分中測量的,而是在假定的工作平面(進料概況)。在鉆孔的過程中,實際起作用的是后角,也方便測量。
鉆頭的后角是通過磨削獲得的。磨削時,應使外緣較小(約8~10),靠近鉆心處較大(約20~30)。之所以這樣磨削,是因為前角可以適應主切削刃前角的變化,使各點的楔角大致相等,從而達到鋒利度、強度和耐用度的相對平衡,彌補了鉆頭軸向進給運動使切削刃上各點實際工作前角減小所帶來的影響,改善了橫刃的工作條件。
4.端面邊緣的主偏轉角和傾斜角
麻花鉆主切削刃上選定點的主偏角,是主切削刃在該點基面上的投影與鉆削進給方向之間的夾角。由于麻花鉆主切削刃上各點的基面不同,各點的主偏角也不同。麻花鉆磨出2°的頂角后,確定各點的主偏轉角,它們之間的關系為tantancos公式(2-2)——所選點的端面刃傾角,即主切削刃在端面的投影與該點基面的夾角。
因為切削刃上各點傾角的絕對值從外緣到鉆心逐漸增大,所以切削刃上各點的主偏角也是外緣大,鉆心小。
5.交叉葉片角度
切削刃是麻花鉆端面上垂直于軸線的一段切削刃,切削刃的角度包括切削刃的斜角、切削刃的前角和切削刃的后角。
(1)端面中橫刃和主切削刃之間的角度。是在磨鉆頭的時候自然形成的。正常頂角和后角的標準麻花鉆被磨尖。背角越大,角度越小。角度的減小會增加橫刃的長度。
(2)橫刃的前角為負,因為橫刃的基面位于刀具實體中。
(3)十字刀片的后角。
對于標準麻花鉆,-(54~60),30~36。所以鉆孔時切削刃處金屬變形嚴重,軸向力很大。實驗表明,用標準麻花鉆加工時,大約50%的軸向力是由橫刃產生的。對于直徑較大的麻花鉆,一般需要磨十字刃以減小軸向力。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UG編程的知識,推薦你加一個UG編程群496610960。有免費的UG編程資料給大家學習。如果你不什么都不懂,可以在小組里互相交流。學好UG編程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系統的向有經驗的人學習,和朋友同事同學交流??梢赃M一步強化自己的編程水平,學到的知識是自己的,別人可以不要把它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