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寫文章都是如何積累素材的?
寫作確實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當你深入進去之后,你會發現積累的力量。其實我們身邊可能會有好的素材,但是如果你不會加工,你會毀了這個好素材!還有,是不是你找到的素材,可以直接寫成一個有內涵的好故事?不是所有真實的故事,都得上升到人性方面,也不是所有故事,都得上升到社會價值觀方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決定了一篇文章的上限。
在我們學習生活中,應該有了一個審美,就是,當你看見一個好的故事,(無論它是以什么呈現的)你都會盯著它,但是你得知道,用腦袋記肯定是記不住了。只能用備忘錄,怎么記?記關鍵的情節,只有好的、關鍵的情節,才能讓人銘記。
無論是你在紀錄片、電影,現實生活,或者是某篇文章中,你發散出來的點子。這些都可以記錄。我也常常記錄,我發一段我的備忘錄里面的一段文字。經常記錄,你一定會獲得更多的素材,后面在自己的素材朱婷挑選、斟酌,再修改,非常幸福。我們篩選完素材后,要把它變成一個好的故事,小故事、小人物、小經歷,也可以是一個好的故事素材,所以我們不能對題材有不平等。日常手稿是直接的一手素材。
日常資料不一定是每日都記的[日記],它更要抓住的是轉瞬即逝的日常點滴小事。比如生活中的經歷、某一瞬間的感悟、戲劇性的小或者突然冒出來的某個思考。日常手稿法的形式也是多樣,可以是幾句話的記錄,文字不長,很有趣味性,也反映了記錄者當時的狀態和心境。
依伊書院素材收集方法?
一是去上收集。現在網絡發達,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找不到的。所以要善于利用網絡,去一些大的互聯網找一些相關素材。快手適合一些二次元、動漫等元素較強的網絡文學尋找素材,這里年輕人居多,思想活躍,尤其一些視頻剪輯都有較強的參考價值。還有京東、簡書、甘肅經濟日報等等有專門分析講解如何構思、如何寫作、如何轉場、如何簽約,這里面的內容都可以去借鑒。
二是去新聞頭條、社會熱點去收集整理。每一天的社會熱點都可以經過經濟加工成為小說的素材,小說來源于生活,只有平常在多注意收集熱點、新聞,才能在寫小說的過程中有話說,有事寫,能抓住人心,讓人有代入感。
三是善于利用芯片備忘錄,將日常見聞和不時冒出的靈感及時記錄下來。現在基本上都是機不可失,機不離手,所以一些好的想法可以利用備忘錄記下來,融入到小說中,讓小說更靈動,更活泛。
四是善于模仿,無論寫什么內容的小說,最好先去看,去學習。如果想寫言情的,就多找幾本奇幻小說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把控情節、制造懸念、挖坑炒冷飯的;如果想寫奇幻小說,就去找一些大咖寫的暢銷書,看看里面的細節掌控,學習一下腦洞是怎么打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