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進入下半局,內容生產者該如何進場?
大多數互聯網行業可以t逃脫不了這個規律:先是一片藍海,然后大批公司涌入,殺成一片紅海,死了傷了,剩下少數公司,形成這個領域的整體格局。所以直播領域下半場的玩法基本已經定型。幾大頭部廠商都是定位泛平臺,基本壟斷了大部分流量。中小玩家堅持在垂直細分領域繼續精耕細作,而對于內容生產者來說,只有堅持自己的專業領域,綁定直播平臺,為自己引流,才能在某個領域做出成績,甚至創造出爆款內容,形成自己的品牌。
抖音直播廣場流量入口怎樣打開?
TikTokLiv
直播吧靠什么掙錢?
序
直播賺錢的收入來源主要分為三部分:
1.平臺給的流量收入。
2.觀眾給予的獎勵收入。
3.來自商家的傭金收入。
下面,讓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這三項收入的構成。
平臺給的流量收入
平臺也希望主播能幫助引流,吸引更多的觀眾在自己的平臺上觀看,所以主播觀看的人越多,平臺給的流量收入就越高。
流量收入,流量單價*圍觀人數
需要注意的是,流量收入是有單價差的。
換句話說,同樣是一萬人圍觀,不同的主播會因為單價不同而有不同的收入。
那么,提高這部分收入有兩個方向:
一是要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粉絲觀看;
二是提高自己的直播質量,也就是自己在平臺上的權重,獲取更高的流量單價。
一般平臺給的粉絲單價通常會高于非粉絲。所以,主播的第一步就是先吸粉,粉絲是一切貨幣化模式的基礎。
觀眾給予的獎勵收入
一般是以禮物的形式獎勵,事后再與平臺結算。
我們經常聽到的,比如"感謝老鐵刷的火箭or"我我將為我妹妹刷一艘游艇,就屬于這一類。
獎勵收入獎勵金額*分成比例
因為和平臺的分成通常是固定的,所以增加這部分收入的主要就是主動和觀眾互動,調動他們刷禮物的積極性和氛圍。
很多主播甚至用互刷甚至自刷的引導粉絲刷禮物(不推薦)。
所謂的"工會持有錨"一般會采用這種,這樣可以讓主播排名盡可能的靠前,從而吸引更多的人的關注。